防灾减灾背后的科技力量_米乐m6(中国)官方网站

米乐m6网页

24小时服务热线: 13319513424
米乐m6网页 News
米乐m6网页
联系我们
米乐m6网页
电话: 13319513424
邮箱: 1940251201@qq.com
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北路18号古汉国际广场9楼
公司新闻

米乐m6网页:防灾减灾背后的科技力量

发布时间:2024-05-04 03:25:49 来源:米乐m6网页 【 字号:  

  我国是世界第一山地大国,山地面积约为陆地国土面积的70%。在这些区域内,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山地灾害频发,造成大量人员受伤或死亡和财产损失,严重阻碍山区社会经济发展。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启动后,应国家防灾减灾和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的需求,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山地所)整合山地灾害领域的研究力量和研究机构,于2005年3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

  “在我们实验室,纯基础研究比较少,更偏重于应用基础研究。”谈及定位,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胡凯衡表示,该实验室主要面向山区建设与重大工程及其环境安全需求,以长江上游和青藏高原为重点研究区,瞄准山地灾害学科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协力攻关,致力于解决山地减灾、区域发展和工程建设安全保障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胡凯衡表示,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一系列已建和在建的主要交通干线工程、城镇建设工程、油气输送工程等,极大地增加了山区的活动强度和对自然环境的扰动程度,加剧了山地灾害这种自然现象的灾害性后果。同时,这些工程的建设也使得山地灾害的形成因素和机理更复杂,给山地灾害的基本理论和防治技术探讨研究提出新课题。

  自成立以来,实验室在山区干线公路泥石流减灾、山地油气管道地质灾害综合预测与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重大突破。

  由实验室主持承担的“西部山区公路铁路泥石流减灾理论与技术”项目,首次建立了泥石流地区基于风险理论的选线设计技术体系,并创建了道路泥石流工程防治系统技术,先后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道路泥石流工程防治系统技术把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从经验发展到定量优化阶段。”胡凯衡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该技术使我国道路泥石流减灾理论与技术达到国际同类技术领先水平,解决了西部山区公路铁路长大干线泥石流灾害防治中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

  该成果现已大范围的应用于我国山区道路、水电工程和城镇建设等的泥石流灾害防治中,累计设计勘察治理道路泥石流沟100多条,保护干线余条。在国际减灾与技术援助中该成果也有良好表现,依据中尼公路减灾经济效益的评估,估算总效益约为40亿元以上。

  实验室成立前,成都山地所在山地灾害原型的观测和研究、动力过程与形成机理、综合防治技术、危险性分区及监测预警技术等领域已有一定积累。基于此,实验室继续扩展研究范围,对山地灾害的研究不仅涵盖了泥石流、崩塌、滑坡已经归入地质灾害的灾种,还包括山洪、堰塞湖等没有归入地质灾害的灾种。

  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期间,实验室派出科研人员对四川省安县、北川、青川等地进行次生山地灾害排查,在次生山地灾害快速判定、危险性分析、风险排序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科研人员连夜赶制出的北川县震后遥感图,是当时国内最早的遥感影像图,成为用于指导北川救灾工作的关键依据。

  “地震次生灾害往往阻断交通,延误抢险救援,导致地震灾害的时空延拓,扩大灾情。”该实验室主任崔鹏表示,震后泥石流极为发育,频繁出现大规模群发性泥石流事件,对地震灾区不断造成新的损失。加之震后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山洪叠加复合等,特别容易造成灾害链,形成巨灾。

  上述结论是实验室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形成机理和风险控制”取得的新认识。

  今年4月20日发生了芦山地震,科研人员正是依据该项目结论以及汶川地震抢险救灾和震后山地灾害防治经验,对芦山7.0级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特征和发展的新趋势进行研判,并提出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减灾建议,大大降低灾害所造成的影响。

  实验室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围绕山地所的“一三五”规划开展工作。未来几年,实验室将把重点放在泥石流动力学过程的系统研究上,希望可以定量描述泥石流形成、泥石流与构筑物相互作用等关键动力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泥石流减灾关键技术。同时,实验室将关注泥石流灾害预警系统技术、山地灾害链生机理与基于动力过程的风险分析研究方向的培育。

  实验室对泥石流已有比较系统的认识,能对其进行全过程调控,但还不了解上中下游防治工程之间,怎样配合才可以做到更好的减灾效果。现阶段,泥石流采用的是全流域综合治理,在上中下游分别采取稳、拦、排方式来进行减灾。只有清楚了解泥石流防治工程之间、防治工程与泥石流之间的动力学相互机制,才能到达上中下游的耦联,形成更有效的工程配置。

  在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泥石流动力过程及调控模拟”的支持下,实验室正着手对泥石流形成条件与形成动力学过程、泥石流动力学基本特征和泥石流与构筑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等进行系统研究,试图定量描述泥石流灾害过程,建立具有物理学意义的数学模型,并对泥石流形成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模拟。

  实验室认识到,灾害预报最根本的出路是建立在灾害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和形成临界条件上的预报。要将现阶段以统计和因素分析为主的预报转变为机理预报,必须对泥石流形成机理和运动过程有深入认识和定量描述。只有将以上问题解决了,才能在山地灾害预测预报和链生机理方面有更大突破。

  崔鹏期望,实验室科研人员能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以往成果,凝练前沿科学问题,围绕前沿科学问题组织力量深入研究,并继续坚持把科学前沿突破和减灾研发技术紧密结合,在深化理论认识的同时,及时将新理论研究和技术方法成果应用到防灾减灾上。


上一篇:风沙的成因 风沙的构成原理
下一篇:防灾减灾系列——地震里的“特别兵士”︱小小科普员第二百一十四期

邮箱:1940251201@qq.com   电话:13319513424
Copyright © 2017 米乐m6(中国)官方网站      技术支持:米乐m6网页